桂林漓江素有“黄金水道”之称,但其航道蜿蜒曲折浅滩多水急,属国家Ⅶ级航道、航道宽不超20m,浅滩处航道更窄。河床底部多为水草和卵石,水位、风、浪、流量随季节变化大,满载吃水超过0.6米的船舶只能在丰水期航行,满载吃水在0.53至0.6米的船舶可在正常水位航行,满载吃水在0.52米以内的船舶可全年正常航行。
该航道是广西海事辖区水上安全监督管理的重点水域和重要航段,其辖区水点多、线长、面广,监管难度很大,而现有的巡逻船舶难以完全满足巡航、应急反应及巡航救助一体化等方面的要求,故急需配备一艘巡航航速较快,吃水浅,抗碰撞,耐摩擦,操纵性好,能满足食宿、办公要求,同时相应配备满足现场监督检查所需的监控和取证设备的20米级巡逻船。该巡逻船要求航速快、操纵性能好、性能优良、续航力高、有应急拖带能力、专业设备配置完善等诸多优点,适应于辖区内任何水域的巡航执法救助。为浅吃水船型,浅窄航段通行能力强,全年可正常航行于漓江河内主航段,不受枯水期影响。
目前该项目由杭州现代船舶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完成方案建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该方案于近日通过专家方案设计论证评审。
该项目有别于传统船舶推进动力装置,引进新能源动力装置作为船舶推进的动力源,即不选用传统的船舶推进动力装置,引进适合浅吃水船的高效直翼舵桨装置以及纯电力推进动力系统技术:锂电池+变频调速电动机+直翼舵桨(纯电力推进)技术,使其能平抑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减震降噪,并利用岸电系统,船舶进行充电,解决船舶短途巡航,降低船舶运行成本。
技术优势
零排放;纯电动船舶使用电能,营运过程中不产生废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能源利用率高;纯电动船由电动机直接驱动直翼舵桨,较传统动力船舶省却传动轴系部分,减少不必要的动力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结构较简单:使用单一的点能源,省去了发动机、变速器、油舱、冷却和排气系统。
噪音小;
提高经济效益;利用电网低峰时给船舶充电,能对电网起到“分散调峰”的作用。
在节能减排及国家力推绿色能源的大背景下,绿色新能源船舶成为其中最重要的解决渠道和未来船舶发展的方向,其中新型能源在船舶上的应用是最具有革新性和代表性的技术,随着这艘船舶的设计建造开发,被贴上“绿色”新能源动力标签的船舶必将成为业界追捧的对象,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